自梁城调令到西山,几乎一夜之间,局势反转。东向,东军立刻面临了韩燕的重重压力,更别提楚军自蓝关的咄咄逼人。老梁的征西军暂时压力较小,可那是为了克复梁城的隐忍,战端一启,最大的压力就瞬间如山一般压向征西军。反倒是我西山人马,压力最小,能战就一举定乾坤获不世之功,不能战就龟缩防御确保无过。说到底,书生的安排,似乎还是挺照顾西山军的。
我再看向老梁军帐中的地图,楚国也不是高枕无忧,若楚不能顺利击溃梁,他身后的闽吴,随时等着背刺他,还有那多年被打压的倭奴,没一个是善茬。至于韩、燕,身后是赵,虎视眈眈想定鼎中州。
所以,时间上,他们比我们更急。
老梁很满意地看着我,他知道我已经从短暂的感性,恢复到冷酷的理性。
“说说吧,你对局势的看法。“
“……关键在东军,那个方向压力很大。而且,梁城叛军的最终突围方向也在东边。“
“蜀国方向呢?“
…………
我不想提蜀,虽然蜀地的情况我最熟悉。
“克服心魔,将军的遗憾到战后再考虑。战争之中,就要绝对的冷酷和无情。“,老梁当然懂我。
“是,蜀军及家属近20万,一夜被屠戮。在蜀境内,有两种极端的反应,蜀地大多义愤填膺,但巴地却充斥着被诸葛出卖的愤怒。如果能在民意上稍加引导,巴蜀内耗,短期内根本无力威胁我梁,更何况泰悦军20万人护卫刘琴入成都。“
“那我方如何配合刘琴,引导民意?“
“若是我,放弃巫峡堵截,任凭楚国水师西进。然后视巴蜀之争的局势,选择适当地开关闸门,楚强,则骚扰楚国后援,楚弱,便大开方便之门任楚军增兵。我们的原则就是巫溪不可触碰,雍州绝对安全。“
“……你呀,跟梁丹公子,还真是……难怪他对你赞誉有加。“
“仲父,您觉得此战若大梁全胜,梁丹公子会容得下我么?“,我突然谦卑地冲老梁一鞠,‘仲父’二字也是我第一次这么称呼他,他当然懂。都是拖家带口的,早就不能如少年时那般洒脱了……大娘她们在局里,羲和又何尝不是。
老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良久,他突然笑了,给我讲了个故事。
“孩子,当年的献帝,在风雨飘摇之际,先王驾崩,仓促继位。一上台面临的就是环顾四方皆是强敌。启动变法,强国利民,才有了后来献兴之治。一举灭了商,西北归于一统。你的仲父我啊,也是那时冉冉升起的将星。“
这段历史,虽然细节不清楚,但在龙骑,每每跟老梁麾下的将军们喝酒扯淡时,倒也知道了七七八八的,其中也包括了初次探险燕钰山的传奇。
“献帝驾崩后,兴帝继位。我也有过跟你今日一般的担忧,会不会一朝天子一朝臣,运气好,那就安然退去做个富家翁。运气不好……”
“可是后来,我发现兴帝压根就没有动我们这些老臣的念头。又过了多年,我才想明白了,兴帝压根不满足当下吞并了商,而是把目光看向了东洲。而我们……还有用。”
“所以,处世之道,就是有价值,但也有把柄被当局者捏着。我的把柄,就是你大娘、二娘那一大家子……你现在明白质子的意思了吧?只可惜,作为权柄的筹码,现在被别人握在手里,反倒成了我们去救兴帝的掣肘。人算不如天算啊!“
“那倒也未必,若是没有大娘她们,您又何必在意梁城。所以……我个人觉得,大梁,是仲父,心中的图腾……“
老梁愣住了……是啊,大梁若是没了,老梁赞的一生,不也就成了虚无?
“仲父,我与您不同,我本不是梁人,羲和在梁灭商前也不是梁人,我们一家子,若说与梁最割舍不下的,便是您,还有大娘她们,还有我的龙骑,我的西山军37小队。如果这些都不存在了,那我跟大梁还有什么可牵绊的?所以,梁丹,不会不考虑到这些。“
“所以……“
“我要利用梁丹的顾忌,保护我在梁最关切的一切。他若要我出力,就必须考虑我的顾虑。梁城之内,此刻当然是风雨飘摇,可我还没明白,他们叛出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梁城反了,梁国就没了么?谁在策动这次梁城之乱?梁城之内,公子丹就没有一点能力了么?“
“你……你的意思,梁城之乱,是梁丹故意纵容,甚至……他本就是主谋?“
“仲父,各路将领想必都到了,该开会了……“
其实,对于梁丹的揣测,我不信他的种种操作,仅仅是为了梁城一隅。对于刘琴荒诞的安排,他甚至都不想编一个好点的故事。把西山军拆解得七零八落,更是让人心存疑窦。这些事,说个故事,老百姓自然深信不疑,可对于我们这些能接触到一点隐秘信息的,那简直就只能说是,敷衍了事。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