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出宫

    就连许多南梁旧臣面对陆谦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开始担忧。
    步子一下迈的太大,会不会适得其反?
    整个新朝就只有陆谦一个人依旧稳如老狗。
    “自己从二十一世纪来,许多观念与这些古人不符,一些政策改革超出他们的认知也实属正常,唉,算了,凡事都有个适应过程,习惯就好了。”
    有大把钱粮在手,还有无敌于天下的军队,陆谦并不觉得快速改革有什么不妥。
    下朝后,陆谦将内阁一众辅臣留了下来。
    “各位,推广新式作物的工作进行怎么样了?”
    陈国忠递上户部交上来的详细章程,禀报道。
    “禀皇上,土地落实到百姓手里的地方已经在开始推广了。”
    “只是,许多百姓没有见过土豆,玉米是什么作物,不敢贸然尝试,大多选择了他们较为熟悉的稻谷。”
    “嗯。”
    陆谦点头这个他早有预料,不过无妨,稻谷更耐储存,且系统给的前世高产稻种产量并不低。
    陆谦直接拿出了一本自己刚刚编撰出来的土豆,玉米栽种手册交给几人。
    “把这本栽种手册送去司礼监,让他们大肆刊印,争取早日下发到各地。”
    “告诉和州府衙门,凡愿意尝试耕种土豆的农户赋税减半。”
    为了将作物彻底推广开,陆谦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这可是能救命的东西,争取能让所有百姓在最短时间内摆脱粮食短缺问题。
    “对了,那八万倭寇俘虏安置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全部押往辽东开垦田地去了,下一步就是耕种。”
    说着,几人也提出了自己问题。
    “只是,陛下,辽东苦寒,土地贫瘠陛下为何选择让他们在此处耕种?”
    辽东地区一年到头只有短短三四个月的温暖气候,又是历代蛮子的定居地。
    所以,在绝大部分人眼中,辽东地区就是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种植粮食。
    “卿等勿忧,朕自有分寸,辽东可不是贫瘠之地,等收成时你们就知道了。”
    “对了,记得将刊印出来的手册也给辽东多发些,让当地官员多用点心一定要将这些俘虏教会。”
    这八万人都算得上是精壮劳力,经历上次的事件后这些小八嘎也老实了很多,陆谦也再虐待他们,毕竟还要靠他们打工呢,这可是一股不小的生产力。
    至于土地陆谦也是十分清楚,辽东拥有大量的黑土地,在前世可是有粮仓之称。
    随后,陆谦询问了一下科举改制后进行得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内阁辅臣兼任直隶学道的崔秉言一下来了兴趣,此事正是由他和手下部门负责。
    崔秉言满脸笑意道。
    “回陛下,科举改制的消息传到全国后,天下文人学习无不欢欣鼓舞,对陛下歌功颂德。”
    “就连此前那些对商税增收不满的各地商人也闭嘴了,开始积极配合官府纳税,毕竟以往他们的子孙可没有资格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可以说陛下此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国策,相信后世所有读书人都会记得陛下的好。”
    崔秉言眉飞色舞的说着,而他作为这项国策的第一位实际负责人,他预感自己绝对能跟着沾光青史留名。
    “好,要尽快把各地学堂搞起来,让各地教育部门出面与教学先生沟通。”
    “问他们是否愿意归附于朝廷体制内,享受和公务人员同样的待遇,拿朝廷俸禄吃饭。”
    说罢,几位内阁辅臣都愣住了,崔秉言本来还在想刚经历战乱,百姓穷困潦倒,底层学子大多连学费都交不起,这样一来朝廷招纳人才的进度肯定会很慢。
    可听陆谦说完崔秉言只觉瞬间豁然开朗,是啊,把教书先生纳入体制内,由朝廷给他们俸禄。
    这一来既可以避免学生交不起学费,也能保证教书先生的生存问题。
    可转念一想他又有些担心。
    “陛下,此策固然是好,可,这样一来,朝廷负担可就重了,臣担心……”
    “崔老别担心,只管去做便是,国库和朕有的钱。”
    说着,陆谦咧嘴一笑,笑的十分阴损。
    “别忘了,朕可是还有一大批备用金库没动呢,没钱了再抄一批呗。”
    “等选拔出第一批人才,到时候就该好好跟那些他们算算账了。”
    几人眼前一亮。
    好好好,感情你把朝上众臣当猪养着呢,没钱的时候就杀点?
    陆谦可不像历代帝王注重什么名节,也不怕你什么后世史官如何记载。
    有了皇帝这话几人也顿时放心下来,再也不用担心国库没钱了。
    “对了,楚地现在怎么样了?那些个流贼打完了么?”
    数月来,陆谦除了处理朝政,还关注着楚地的局势变化,并派了人前往打探,毕竟,现在的楚地可是包括原来的荆楚,湘地,以及南越部分地区,疆域辽阔,物产丰富。
    “回陛
新书推荐: 林家小娃重回八岁,带一家人起飞 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 兵王开饭店,娇俏闻味来 奶龙与贝利亚:宇宙之中的欢笑 系统不让在虫族吃软饭 鬼灭:从成为缘一妹妹开始的旅程 超级修炼系统,我才不是废柴 让你当王者陪玩,竟把校花泡了? 我有十个人格 喜羊羊饲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