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读书时,姜婵曾遇见过一位特殊的老师,那时的她,刚被上一所学校退学,幼年被弃孤儿院的遭遇,贫穷的生长环境,两年多无所不用其极的校园霸凌,已经让当时的她频频产生厌世情绪,更加不愿对人敞开心扉。
那段时间里,她不去地方局为她安排的新学校,默默收拾自己不多的行李,打算南下打工。
她知道院长妈妈会阻止,但来的不是院长妈妈,来的是另一位年长的女性,她并不和蔼,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衣服的每一处褶皱都被烫得服帖,带有一种独属于教师的特殊气场。
她就坐在房间里唯一的小窗上,端正得像一幅古画,眼神平淡无波,开口就问:“为什么不上学?”
这明显质问的语气,落在那时的姜婵耳中显得有些刺耳,看着那张脸,似乎与学校里那些刻薄的校领导重合,别无二致,她不想示弱,于是盯着对方的眼睛分毫不让:“不想上了。”
姜婵做好了一场言语上的战斗准备,对方却只淡淡的哦了一声,又问:“那你打算去哪?”
满腔斗志打空,姜婵愣了一下,低头:“不知道,随便去哪里,反正不要在这里。”
对方点了点头,又岔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才叫自由?”
姜婵想了一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不上学……就可以不上学。”
“错!”一声铿锵有力的否认,重如惊雷,猛的砸落,砸得姜婵脑袋发懵,不自觉的抬头。
“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自由从来不是懦弱者逃避的方向,反而需要更为强大的勇气,勇者发怒,挥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即出刀向更弱者。”
“你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勇气,才有资格去追求你所说的自由。”
少时的姜婵,总认为自己与那方世界格格不入,总是期盼着能挣脱一切束缚,逃离那座世俗的大山,可逃离世俗去追逐的那份自由,何尝不是另一座大山?
因逃避所能达的地方,都是一座又一座更深更高的大山,要挣脱出来,就不能逃,要手持利刃,要勇于直视,要坚定自我,要从生命里发出一声怒吼,去斩碎那座囚困自己的大山!
生命的野望,是天地间的一场搏杀。
后来姜婵拾起破碎的自我,重新踏入校园,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下完成学业,奇妙的是,当你开始拥有敢于面对的无畏之心,那些一直萦绕在附近的欺凌与鄙夷之声,在慢慢的淡去,直到再也听不见。
再回首走过的路,那些囚困她的大山已经被斩碎,变成天空逸散的白云,而那些阻拦过她的山石,已经远到她看不清,也听不到了。
迎面,是天地自开阔。
可惜的是,那个下午里,出现在她小房间里的女士,她再也没见过。
那些久远的过去,在如今姜婵的记忆中显化,又如新雪,洒落飘忽,落地发芽,满目生花,姜婵抬手,洁白的飞花落于指尖,又化蝶而飞,拖曳一地碎光。
一点青色的光芒从中冉冉升起,其中一枚小剑的雏形已成,只是诞生的时间不长,显得十分脆弱,稍有外力侵袭,就有破碎的风险。
姜婵凝望着这枚脆弱的小剑许久,慢慢朝它伸出手。
修仙者的潜力是有限的,大部分踏上这条路的人,往往会止步合体境,能突破这个界限往上的,万不存一,若有心继续逐道,就需要在此阶段明确自己的道,聚道心,开前路。
瑶台宗为青莲剑仙所创,这位祖师是一位纯粹的剑修,所留道统法门也以剑诀居多,瑶台宗九峰之中,主剑修一脉在剑冢封,丹道一脉在翠微峰,阵符一脉在摩云峰,除此之外,剩余四峰都是多法合修,虽还是以剑修法门为主,但又有其他五花八门的法门相佐。
当下修行体系中,以武修最为庞大繁杂,唯武道心,得万法而破万法。
剑修作为众多唯一一种以兵器为道的法脉,人数最少,成道最少,又因为师承残酷,往往成孤家寡人,但若剑修大成,则稳居单体战力第一。
剑修至合体,须凝练剑心,以剑为道。
此刻姜婵需要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选定她日后要走的那一条路。
青光如水滴,在姜婵的手中微微晃动,漂浮在其中的小剑微微发光,静静等待主人的抉择。
若姜婵要走剑修之道,就要将这把小剑融入原身,以灵魂祭炼,假以时日,凝成剑心,自此剑我同为一体。
五指一收,青色的水滴迸开,连同其中那枚初生的小剑,一同碎裂飘散。
剑修而路并不适合她,从一开始,姜婵就没想过去走极致的剑修之路,这条路孤独而单一,而她所挂念的东西太多,无法全心去追求只有剑的纯粹世界,所以,还是要去在武道的路子。
好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