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 第365章 朋友都超常发挥

第365章 朋友都超常发挥

    王尚春一拍脑袋,“光顾着收拾王康年了,咱们还没看成绩呢。走,咱们赶紧去看成绩!”

    县试成绩,重中之重,孙高阳他们去看成绩去了。

    范志远围观全程,心中对元盛越发欣赏。

    他记得,上次学童考试元盛考取第一名时,也发生过一次打赌事件,打赌那人一看就是一个农家子,元盛并没有当众逼迫他,反而给了他一次机会。

    而今天,面对更有权势的王家人,元盛不但不怕,反而没给王康裕一点面子。

    元盛,胸怀宽广又不畏强权,宽容又有底线,范志远再想到元盛的成绩,心想此子未来必定不凡。

    元弘毅看到元盛装比,又受同窗追捧,一股愤怒酸涩的情绪,涌上心头。

    明明他才是元家最有前途的子孙,明明他才是族人的希望,因为他家和元盛断亲,元盛又在老家石庄村开办铁艺作坊,族人们的口风全变了。

    不管元弘毅想不想承认,三场考试,元盛都是一个多时辰就交卷,考取县试案首,元盛一定会成为他科举路上的劲敌。

    虽然元盛还有府试,院试两场考试,才能和他站在同一起跑线。但元弘毅觉得,这两场考试元盛一定没问题,毕竟元盛说过他要参加明年乡试,如果他此时再觉得元盛在吹牛,就太自欺欺人了。

    不行!他要更努力读书才行!如果元盛在乡试上,比自己考得好,那自己之前对父亲,对族人说的那些话,全部会沦为笑话!

    乡试考试,他必须考取更好的成绩!

    在科举仕途之路上,他要永远走在元盛前面。

    当然,如果这次王家人仗势将元盛收拾了,就再好不过。

    他家已经与元盛一家断亲,不会被牵连。元盛如此嚣张,如此不近人情,被王家人收拾也是活该!

    随后元弘毅马不停蹄回到石鼓书院,认真攻读,比往常更加刻苦。

    与此同时,在石鼓书院的崔时年,也听说了本次县试案首是石鼓书院元盛。

    崔时年一脸不可思议,他是清河县的县试案首,府试案首,院试案首,他自然知道要达到这水平的难度,他三岁开始蒙学,四书五经他背了十几年可谓滚瓜烂熟,但是第三场考试让他一个时辰交卷,他也是做不到的。

    单从县试一场看,元盛比他强!但那又怎样?

    元盛即使能连续通过府试和院试,今年考取秀才功名,明年参加乡试,但是仓促之下,元盛乡试又能考取什么好成绩?

    农家子,出身差,总归是读书晚了。元盛要大放光彩,终归是晚了几年,到时他早已经在朝堂站稳脚跟。

    他的对手是范志远,不是小小农家子元盛。

    想清楚这些,崔时年摇了摇头,继续看手中的《礼记》。

    ……

    本次县试,孙高阳,孙毅,王尚春,吴风华都超常发挥,考取了好成绩。

    应该说他们在元盛的建议下,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提前适应了逼仄的号房,全部正常发挥,其他学子准备没那么充分。

    本次参加县试的学童有四百三十人,取三分之一通过县试,也就是一百四十人。

    孙高阳考取县试第二名,孙毅考取第四名,王尚春考取第十二名,吴风华考取第二十名。

    第三名据说是一位十二岁学童,名叫张学博,他在冀州府读私塾,祖籍涞源县。

    王康年平日月考成绩比王尚春好,更比吴风华好,考试时花了很多心神在元盛身上,本次县试只考了二十三名。

    陈翔这次就考更差了,如果他正常发挥,应该在五十名左右,结果考了个倒数第一,差一点点就落榜了。

    吴风华说:“兄弟,还得是你,如果没有你给我那些装备,我估计考得比陈翔差,直接落榜了,还得明年再考。”

    “要不要这么客气?好朋友不说这些。”元盛拍了拍吴风华的肩膀。

    孙毅,王尚春也纷纷对元盛道谢。

    元盛说:“不要说那些客气的虚话,你们改天请我吃羊杂汤,这个实在。”

    “没问题!”王尚春爽快答应,羊杂汤他也请得起。

    随后,元盛便与同窗们分开,去找家人。

    元来福一把抱住儿子,“儿啊!你居然考了案首!实在太棒了!真给爹长脸!”

    盛桂花笑眯眯的,她儿子就是优秀,以前马桂芬可没少炫她那个童生儿子,讽刺她家元宝无赖没出息,现如今自己的儿子是县试案首,看她马桂芬还炫什么!

    元来福握住孙高阳的手,“高阳,你也棒!县试第二名,只比元宝差一点。”

    元来福夸着女婿,心里想着还是我儿子最牛逼,第一名!案首!

    孙高阳看着老丈人那得瑟样,笑着说:“爹,这次考试简单,您才觉
新书推荐: 这个纨绔不一般 回国后,我成了豪门万人迷 双向执刀人 在崩坏重生为系统的我 龙珠:贝洛尔塔 天地诀,唯我独尊 怪谈:十连满命的我,竟变成芙芙 造反从荒沟村开始 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 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