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下午,赵家兄弟应邀来到英国公府。
到了英国公府上才知,英国公不止邀了他二人,安阳侯、刘御史等人也赫然在列。
赵家兄弟对视一眼,同时上去见礼。
“安阳侯,刘大人,这二位便是老夫跟你们提过的赵大公子与赵二公子……”
英国公介绍完,几人便互相见礼,之后便是应有的客套。
等流程走完,还是英国公道出今天的主题:“今日冒昧把赵大公子与赵二公子请来,其实是我等有个不情之请……大公子二公子,官家他今日宣布,要尊柳太妃为太后,我等已经尽了劝阻之意,但并没起任何效果,官家他一意孤行……”
英国公后面还说了什么,赵家兄弟都没听进去,他们脑子嗡嗡嗡的叫。
容铮要把柳太妃尊为太后一事,竟然是真的!
他真的忘本了!
两个时辰后,赵氏兄弟梦游似地回到府上。
赵宅早已重新修缮,他们从大南关回来后就直接入住了赵宅。
赵家很大,两人走在其中,心里全是空茫。
“容铮已然忘本,他跟父亲原就不亲,如今即便我们已经改为赵氏,又有什么立场劝阻他?”赵满意苦笑,“若是劝阻不了,以英国公为首的那一群人,日后定不会再接纳我兄弟二人。”
“世人都爱望高踩低,英国公不接纳,别人只怕也不敢轻易与我们兄弟二人交往。”赵钟意叹息,“大哥,这洛京,果然不是谁都能待的地方。”
离容铮的登基大典还有五天时,赵满意还是递了进宫的帖子。
收到拜帖时,容铮刚跟刘御史等人博弈完。
李公公见他脸色疲惫,心疼上了:“还有五日便是您的登基大典,不如这拜帖先退回去,有什么事,让他们到那日再过来与您回话?”
容铮摆摆手,把沧云叫过来问了几句。
知道赵家兄弟曾去过英国公府,容铮便知道赵家兄弟递这拜帖是为了什么了。
“左右今日没别的要紧事,孤便出宫一趟吧。”
见赵氏兄弟之前,容铮先去了一趟城北。
谢瑶华正在那里监工,正跟工部的一位监事在热聊,聊着聊着,那位监事突然没了声音。
她觉得奇怪正要回头,便先闻到了熟悉的清冽气息。
果然下一息,容铮的声音在后头响起:“在聊什么?”
“苏监事有个新想法,我觉得很好,打算加进去……”谢瑶华笑容明媚,“怎么有空出宫?”
摆摆手免了所有人的跪拜之礼,容铮自然地牵过她的手:“以前觉得刘御史正直热血,现在坐到那个位置了,才知他有多偏执。”
“你这是与先帝共情了?”
“共情不至于,就是有些感慨。”两人慢步往常乐坊的方向走,“人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当自己置身事外时,可以英勇可以无畏,一旦触及的是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就又是另外一种表现。”
“人性本来就是如此,你是现在才知道吗?”谢瑶华停下来,“遇到难题了?”
随行侍卫已经将现场清了场,四下没有别人,容铮也不瞒她,将他与刘御史等人的争执点讲给她听。
谢瑶华道:“你在做出那个决定之前,我相信你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所以目前的局面,也是在你的意料之中,只不过刘御史等人再这么吵下去,确实不是个什么好事,会影响到柳姨的心情。这样……”
她想了想,“大兴朝堂那么多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人人都持相反意见,你与其自己与刘御史他们几个在私底下理论,不如把这事搬到朝堂上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容铮来了兴趣:“那是不是该让学子们以此为题来办几场辩论赛?”
谢瑶华点点头:“生恩与养恩哪个恩更大,我相信寻常百姓也有同样的困惑,你这件事,正好给他们一个参考,也能让他们觉得,你虽贵为皇帝,但也有普通人的烦恼,因着这件事,能一下子接近你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妙哉!”
两人一路热聊,回府的一路也在聊,回去煮面吃也聊,吃面时也聊,吃完面还聊……
话怎么也聊不完,但是天色不早了。
沧云提醒容铮:“主子,赵家兄弟已经在赵宅门口等着接驾了。”
都等一个多时辰了。
容铮叹了口气:“瑶华,下次再聊。”
谢瑶华跟着站起来:“需要我陪你一起过去吗?”
虽然容铮很想,但谢瑶华若是同去,赵家兄弟肯定会认为是她吹了枕头风——这世上的男人真是奇怪,明明是男人自己的意思,总爱装出一副受了人蛊惑的样子来推卸责任。
容铮坚决不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