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 第240章 人才储备

第240章 人才储备

    爱美高年报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爱美高总裁陶文章公布年报结果后,气氛更是达到了顶点。

    一进入记者提问时间,记者们纷纷迫不及待地高举手臂,急切地想要向爱美高董事长张启明提问。

    张启明面带微笑,目光看向台下高举手臂的记者们,随即伸手指向星岛日报记者,点名道:

    “就由这位星岛日报的记者朋友,先来提问吧!”

    星岛日报记者蔡明智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有些颤抖,他高声说道:

    “张少,我是星岛日报记者蔡明智,很荣幸能第一个向您提问!”

    张启明微笑着微微点头,伸手示意蔡明智开始提问。

    “张少,我们香江制造业这几年一直在下滑,也没有科技土壤,反而金融、地产行业蒸蒸日上!

    您为什么选择逆时代潮流,发展科技制造业呢?”

    蔡明智的问题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现场引起了一阵骚动。

    张启明听到这个提问,嘴角的微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他挺直了身子,声音坚定地说道:“科技行业是在探索时代的前沿,是在不断求创新中发展,只会引领时代潮流,绝不是你口中的逆时代潮流。”

    说到这里,张启明的表情越发凝重,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科技,用科技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活。

    人类抛弃科技,才是逆市!

    一家企业、一地政府,如果只知道在土里刨食,那这家企业、这地政府就算挣到钱,在我看来也是失败。

    和旧社会地主老财靠收租剥削没区别。

    绝不会受到社会的认同!

    你说香江没有科技土壤,那什么样的土壤适合搞科技呢?”

    面对张启明的反问,蔡明智说道:“张少,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科技公司生存,与政府、教育、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我所知,香江的环境似乎更倾向于地产、金融、贸易等行业,这些行业自香江开埠以来,发展态势一直良好,可以说是百花争艳!

    在科技领域,发展出色的却仅有您这一家!

    这难道不是说明香江的环境土壤,并不适合发展科技行业吗?”

    “你这观点不对!”

    张启明摇了摇头,说道:“在我看来,只要企业老板有决心投身科技领域,舍得投入资金,人才便不成问题。

    科技行业对人才的渴求,犹如无底洞一般,永远难以填满。

    所以,以人才不足为借口,不发展科技,是当地政府,和一些只想赚快钱的企业,无能的表现!

    我旗下的各个企业,对技术工程师的招聘从未停歇,目前仅在香江的企业,员工数量就已突破 2000 人。

    这些人才,学历最低也是名校本科毕业,其中大部分更是拥有硕士或博士以上的学历。

    此外,还有十多位杰出的数学家和 20 多名卓越的科学家!

    如果仅仅依赖香江本土的高校,根本无法满足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些人才中有超过七成来自世界各地!

    我们的一些内部员工常常戏称公司宛如一个小型的联合国,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人都汇聚于此。

    企业的操场上更是挂满了多个国家的国旗。

    爱美高能够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香江市值第一的企业,靠的正是这些优秀人才,所带来的先进科技技术。

    至于政府是否支持,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对各个行业一视同仁,不给我们捣乱,科技发展的土壤,自然就会孕育而生!

    爱美高强大的营收,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现场的所有记者们,听闻张启明旗下企业拥有如此众多的高学历人才,不禁瞠目结舌,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而张启明那含沙射影的回答,让不少听懂的记者们,双眼瞬间放光,如同发现了宝藏一般,迅速将张启明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

    “政府不捣乱”,这不就是在暗暗指责港英政府拉偏架吗?

    用一句话编故事,可是他们这些记者的拿手好戏。

    张启明所讲的内容,简直就是一座含金量极高的金矿!

    正当蔡明智抬头准备再次提问时,张启明已经将手指向了东方日报的记者,蔡明智心中不禁暗叹可惜。

    “张少,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周利明。

    刚才听到您旗下企业,从全球招聘了如此多的人才,这无疑为香江带来了大量的尖端人才。

    我想请教一下,您是如何做到让这么多人才宁愿背井离乡,也要来
新书推荐: 从1988开始的人生 第七魔女 原神:大芙芙也是主包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 红颜洪福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全世界只有我能看见鬼 中国龙组之兵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