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天下早已是大乱之象,各路诸侯割据称雄,烽火连天,百姓们在这乱世中艰难求生,如那风中残烛,不知何时才能盼来太平之日。那长江一带,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相互对峙,此前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更是爆发了惊心动魄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兵败身死,可其残余势力仍盘踞在一些地方,犹如未被拔除的荆棘,依旧威胁着朱元璋的地盘,也阻碍着天下走向一统的步伐。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二十五年春正月己巳,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谕中书省曰:‘中原未平,军旅未息,吾尝设两相国,以统诸将,今事有绪,宜建官僚,以治庶务。’于是置诸司官属,定礼仪,立盐法、茶法,及钱钞法,开铁冶,定鱼税,中外事粗具。夏四月,常遇春徇襄、汉诸路。五月乙亥,平章政事胡美请还乡里,许之。六月,邓愈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秋七月乙丑,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刘基为太史令。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养子扩廓帖木儿,以兵攻孛罗帖木儿于大同,孛罗帖木儿举兵犯阙,杀丞相搠思监,遂留皇太子于营,而自还大同。九月,常遇春攻赣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冬十月,遣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十一月,扩廓帖木儿奉皇太子还京,自为太傅、左丞相,寻诏削其官,以河南王居洛阳。十二月,徐达围赣州,熊天瑞出降,遂定江西诸路,于是朱元璋命诸将攻灭陈友谅余部,以绝后患。”这一场针对陈友谅余部的清扫之战,关乎着朱元璋势力的稳固,更是其迈向天下的重要一步,注定要在这乱世中掀起一番波澜。
我叫王二牛,本是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城里的一个普通渔夫,平日里就靠着在那长江之上打渔为生,日子虽说过得清苦,倒也还算安稳。可这连年的战乱,让这长江之上也没了往日的平静,时常能瞧见战船穿梭,硝烟弥漫,我这打渔的营生也愈发艰难了,而我也在这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余部的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事儿,见识了那乱世里的人间百态。
起初,听闻朱元璋要发兵攻灭陈友谅余部,江州城里的百姓们都人心惶惶的。大家聚在一块儿,私下里议论纷纷,都不知道这仗一打起来,自家的生活会变成啥样。
我在江边修补渔网的时候,隔壁的老渔夫刘大爷凑过来,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二牛啊,这朱元璋又要打仗了,咱这江上怕是更不安生了呀,往后还能不能安心打渔,可就难说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回道:“刘大爷,咱这小老百姓能有啥办法,只能盼着这仗早点打完,不管谁赢了,只要能让咱继续过安稳日子就行啊。”
而在朱元璋的阵营里,将领们正忙着调兵遣将,做着战前的准备。
徐达将军站在营帐之中,对着麾下的将士们高声说道:“兄弟们,那陈友谅虽已兵败,但他的余部还在负隅顽抗,若不将其彻底剿灭,日后必成大患。此次出征,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为主公扫平这最后的障碍,也好让这一方百姓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定将敌军剿灭!”
常遇春将军也在一旁补充道:“大伙都莫要小瞧了这些余部,他们也是憋着一股劲儿呢,咱们得小心应对,不可莽撞行事。”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随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粮草、兵器,检查战船,那营地之中一片忙碌景象。
我有个侄子,名叫小虎,年纪轻轻的,却一心想着参军报国,听闻要出征的消息后,便跑去参了军。我知晓后,赶忙去军营里找他,想劝他回心转意。
我拉着小虎,焦急地说:“小虎啊,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儿呀,你年纪轻轻的,万一有个好歹,可让叔咋活呀,你还是跟叔回家吧。”
小虎却一脸坚定地回道:“叔,我不怕,我听闻朱元璋主公是个仁义之人,跟着他打仗,那是为了早日平定天下,让咱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要是能在战场上立个功,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您就别劝我了。”
我看着他那倔强的模样,知道劝也没用,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叮嘱他一定要小心,可心里却始终揪着,担心他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随着大军开拔,战船沿着长江浩浩荡荡地驶向那些陈友谅余部盘踞的地方。我站在江边,望着那远去的战船,心中满是担忧,默默为小虎他们祈祷着,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朱元璋的军队先是来到了一处陈友谅余部据守的小城,那小城虽不大,可城墙还算坚固,敌军凭借着城防,准备死守。
徐达将军下令围城,先切断了小城与外界的联系,意图困死城中的守军。然后派出使者,向城中喊话,劝他们投降,说只要放下武器,朱元璋主公定会宽大处理,可城中的敌军却拒不投降,还在城墙上对着使者破口大骂,扬言要与城池共存亡。
徐达听了使者的回报,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