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既要又要!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做了这件事之后,可能发生的后果。
有自己的参与,做成铁案不难,让岛田繁太郎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为自己辩解。
会发生什么呢?
刺杀同为海军大将的同僚未遂,这种事闹到御前,岛田繁太郎也必须给出一个交待。
哪怕是身为首相的东条英机,也无法保住他。
岛田繁太郎最好的结果,就是引咎辞职。
新上任的海军大臣,几乎不可能再是东条的党羽了。
这样一来,海军的事,东条就很难再指手画脚。
小林信辉的目的,应该就是打击东条的党羽,降低他的影响力,同时也借此向永野修身示好,拉拢他加入自己的阵营。
萧诚已经知道,小林信辉的主张,就是想要体面地结束和美国人的太平洋战争,尽可能保住日本帝国的元气。
为此,暗中结党,组成反东条的势力。
甚至考虑过,在必要时候采取刺杀的非常手段。
如果,自己真的帮助他扳倒了岛田繁太郎,对战局会发生什么影响呢?
小林信辉和永野修身会暗中达成反东条内阁联盟,很可能还会进一步拉拢其他实力派,逼迫东条同意与美国进行和谈。
又或者扳倒东条内阁,换一个他们派系的大佬上来组阁。
海军大臣的位置,大概率会落到一位与他们立场一致的大佬身上。
小林信辉只是中将,资历还差了一点,不过,永野修身是大将,还是海军军令部总长,是有这个资格的。
那位即将接任海军大臣的大佬,也同样有这个资历。
萧诚从穿越前的历史上了解到的东条英机,在天皇已经在内阁会议上亲口表达了投降意愿之后,仍然坚持主张要一亿玉碎。
甚至前往陆军省,向年轻军官们煽动下克上,将一切主张投降的人,都视为国贼。
那时的他,早就不是首相了!
也就是说,小林信辉的第一个目标,逼迫东条英机同意和谈,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么,最终只能是在扳倒东条内阁和物理消灭东条英机本人之间二选一了。
在萧诚曾经生活过的位面,东条英机是在1944年7月下台的,距离现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他提前被扳倒或者死亡,换一个倾向于对美和谈的内阁,又会发生什么呢?
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以海军大佬为核心的日本新内阁,重心肯定会放在太平洋战场。
一边增强海军军力,一边试图和美国和谈。
对以陆军为主的中国战场不但不会增加资源,很可能还会大力抽调兵力,投入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
因为国策已经转向体面结束战争,那么,在中国大陆占领更多地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包括目前已经占领的区域,多半也是拿来谈判的筹码。
东条英机原本在1944年发动的,长达八个月的“一号作战”,也就是豫湘桂战役很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这可是国军在抗战初期之后的第二次大溃败!
在8个月的时间里,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伤亡50到60万,丢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沦陷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还有6000多万人民。
好处显而易见,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要是在1945年,日本人提出和谈,美国人根本不会接受。
只会要求日本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但现在还是1943年!
虽然德国人和日本人在战场上都已经遭受了重大挫折,
苏联对德国,美国对日本,双方的攻守之势已经开始发生反转。
但是,日本和德国还有元气尚在,并不是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
如今的盟军,对日作战的只有中英美三国,苏联人还在履行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呢,更何况,现在正在欧洲战场,和德国人拼死拼活。
如果日本政府此时向盟军提出和谈,要是成功的话,
可以让英美将更多力量投入欧洲战场。
不光是美国人,英国人和重庆国民政府,都未必不会认真考虑。
但是,此时的日本,是不可能无条件投降的!
就算和谈成功,也不会放弃所有已经占领的地区,只保留本土四岛。
不可能解散军队,所有的战犯,也都不会被审判。
军国主义思潮,更不可能被压制!
萧诚觉得,谈判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就是退回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