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丈人

    营地里,早在第一趟物资运回来时,关总司令和一众留守营地的战士,就出来帮着清点和摆放物资了。

    “报告总司令,山下物资数量颇多,请求增援尽快把物资运上来。”杨京羽把在物资中发现的信递给关总司令。

    关总司令一听,当即做出安排:“陈师长,你马上从三团四团各抽出三个营疾速下山分段连接支援。”

    “柳政委,你马上安排人手把我们办公的地方清理出来。

    还有大家住宿的地方挪出来一部分,做临时仓库放物资。

    另外马上安排人手搭棚子,同时加建仓库,速度要快!

    吩咐炊事班的同志熬上姜汤,等会战士们回来喝了暖暖身子。”

    转头出来看到装物资的箱子上落了一层雪花,关总司令心疼地用大手去拍,迭声道:

    “这些物资难能可贵,一定不能放外面被风雪冻坏了,快把之前的油布找出来,等会给外面的物资都盖上。”

    山下的物资连续几个小时不停歇地运回来,仓库都放不下了。

    好在关总司令有先见之明,提前做了安排,战士们速度也足够快,一个个简易的棚子早已经搭好了。

    挨挨挤挤的棚子里都摞着高高的物资,营地里连脚都快没地方放了。

    四个多小时后,

    “报告总司令,全部物资已经搬运完毕,请指示。”搬完物资,杨京羽大冷天热得一身汗,身子感觉不到累似的,眼角眉梢都透着无以言表的兴奋。

    战士们看到满满当当的物资,内心都激动不已,他们已经缺粮大半个月了,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关总司令一遍遍抚摸着物资,望着上面熟悉的标记。

    两条身姿非凡气势雄浑的龙,相互首尾相接成一个圆弧,包裹着令人动容的五个鲜红的大字“花夏一家亲”。

    在这个圆形标记右下角,还伴有一个方形的类似印章一样的徽记,隐约看得出是变幻过的山川河流,楼宇,“葫芦”,四者各占了一个方位又与中间的两个人紧密相连,似乎还重新构成了一个字,又好像没有字。

    “这是个什么字呢?看着不像艾也不像钟?”他和一众抗联的战士们,愣是没有一个人看得懂那是个什么字。

    在这个字的里面还包含着两个字,这俩字他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是:“龙腾”。

    从他们抗联收到第一批物资时,就发现了大到木仓托,炮管,小到被套袜子,装东西的竹筒和麻袋,所有东西都有这两个标记。

    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素不相识,视他们抗联为一家人一般对待,谁能不动容。

    眼下横在抗联面前的难题,竟然又一次就这样解决了!他们抗联何其有幸,一次次得到帮助。

    “老曾,老刘,老陈,京羽,你们领着战士清点好物资,做好登记,确保妥善放置。”

    随后想到了什么,又严肃道,“请同志们稍作休息,用过饭后,召开全体大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落下,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做有害百姓的事。

    “是!”

    关总司令坐在办公室里,缓缓打开了随物资送来的两个信封,一个较薄看着应该是装着私人信件,另外一个看着稍厚一些,应该是物资清单。

    他们刚才光顾着把物资放好还没来得及看有什么呢。

    拿起较薄的信封一打开,

    嚯!居然也有足足七八张纸。

    “中正式步枪4000支,10箱榴弹炮,300挺轻机枪,100挺重机枪,配套子弹各发,5门野战炮,配套炮弹2000枚。”

    “电台15部,微型照相机20部,胶卷15箱。”

    “煤油200斤,煤油灯20盏,手电筒100个,电池1000节。”

    “3000箱香瓜手雷,2000个钢盔、5000箱手榴弹、

    “3000把刺刀,80挺马克沁重机枪,发配套子弹,

    “1000支勃朗宁手枪,发配套子弹,炸药包8000斤,军用水壶500个,饭盒3000个。”

    “各类炮制好的药物斤,其中已配好伤寒类药物份,治冻疮膏3000瓶,磺胺1000支,“一抹灵”止血消炎药粉500瓶,外科手术用具10套。”

    “三万丑币,五万英镑,十万法币,十万大洋,50根大黄鱼。”

    “硬皮笔记本100个,钢笔100支,铅笔300支。”

    棉被1000条,棉衣3000件,棉裤6000条,棉鞋6000双,棉马甲4000件,打底棉衫4000件,棉袜双,

    棉布2000匹,羊皮帽3500顶,兔皮手套3500双。

    “炒米茶斤,炒面斤,每块一斤重的泡面块”

   
新书推荐: 从1988开始的人生 第七魔女 原神:大芙芙也是主包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 红颜洪福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全世界只有我能看见鬼 中国龙组之兵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