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魂断临安 > 第一章 深夜突袭

第一章 深夜突袭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大宋被外敌强压,不得不偏安一隅。

    孱弱的大宋,行在却比以往任何朝代国都都要繁华,甚至比大唐鼎盛时期的长安都要更盛三分,诗词歌赋,灯红酒绿,莺歌燕舞都是寻常之事。

    正如林升所言:西湖歌舞几时休?

    绍兴二十三年正月十三晚。

    临安城城北。

    月色照耀着平静的文市河,带着粼粼反光,分割了南岸和北岸。南岸是热闹非凡、准备迎接明日上元灯会的御街,北岸是冷冷清清的粮仓重地仓基上。

    东侧的市斤弄,有三个身影,各自背着竹篓,小心翼翼的穿行在弄堂里。

    为首之人名为李隆社,高额发髻、络腮胡子配上大饼脸,身材强壮,穿着一身粗布斜挎半兽服,一看就是北辽人士。

    市斤弄两边都是高墙,江南时节正直寒春,一股穿堂风,顿时让弄堂里的温度到了冰点。

    三人贴墙而走,鞋子刮过墙角的苔藓,寻找着月光照下墙的影子。从弄堂口乍一看,昏暗的弄堂根本看不清影子里面的情况。

    弄堂的尽头有一扇泛黄的木门,像是几十年的老宅。为首之人敲门前谨慎的环顾四周,确认四下无人,才敲响木门。

    三短一长,重复了两遍。

    片刻,门内人回应:“天庭位于何处?”

    为首之人回道:“剑之所指,吾心所向。”

    门内人打开门栓,木门在悠长的弄堂里发出吱呀的响声。

    “李隆社。”为首之人自我介绍。

    “刘康。”刘康点了点头,算是见过面了。

    李隆社意想不到,前将军安排的接头人员居然是一位汉人,瘦小的个子,穿着宽大的衣服,看起来像是套筒一样,典型的瓜子脸,带着小胡子,那个酒糟鼻点满了芝麻大小的黑点。

    刘康示意李隆社进门,随后小心的伸出头去看看弄堂两边,确认无人再轻声关上木门。

    木门背后便是一个小院子,高墙的背后并非华丽大堂,只是寻常百姓家的草屋。

    院子的地方摆放着十余只孔明灯,火已经点上,下方吊着一个小竹筐,用石头压着,免得飞起来。

    院子里的人走上前,问道:“东西带了吗?”

    李隆社三人放下背后的竹篓,把竹篓里的东西都倒在地上,伸手去拉竹篓的底部。原来这竹篓底部做了一个夹层,夹层上用布盖住,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

    只见李隆社三人小心谨慎的拿出竹篓底部的东西,在刘康等人的示意下,放进孔明灯下的竹筐中,每个竹筐摆放三个。

    竹筐里装满了黑色粘稠的液体,用油布隔开着,防止液体从竹筐的缝隙中滴落。李隆社手中的东西放进粘稠液体中,一半被浸没,一半露在外面。

    李隆社不明所以,问:“这就是前将军所说的凤凰游?”

    刘康点了点头:“能让临安城陷入炼狱的凤凰游!”

    百万仓边上的仓基上巡检司,正是换岗之时。

    苏秉灯拎着一袋梨花雨,叫上新来的巡检司巡检兵丁王一理,准备与出门跟同仁换岗,顺便偷偷的喝两口最爱的梨花雨。毕竟上元灯会,百姓家里喝几口小酒已经成了一种习俗。

    前两天,苏秉灯向提点巡检司周不武申请,希望今年的上元灯会能安排休假,他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在上元灯会回家了。

    可苏秉灯带着周不武最喜欢的刚出炉的酥饼,还有一两一斤的梨花雨拜访周不武之时,周不武不为所动,不仅拒绝了苏秉灯的请求,还把刚进入巡检司的王一理交给苏秉灯。

    苏秉灯皱着眉头走出司署,跟迎面而来的换岗人员打了招呼,无奈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天空万里无云一轮明月,月光从苏秉灯的指尖穿过,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条窄窄的缝隙,就像是摆在苏秉灯的面前只有一条路。

    整整十年,当年的功勋只是昙花一现,换来的只是身上这一层皮,还有无穷无尽的孤立。

    “走吧,该我们了。”

    苏秉灯领着王一理往文市河边走去,并没有按照巡检路线,绕百万仓、省仓百无聊赖的走一圈,最后回到巡检司填写一条又一条的巡检记录。

    “苏巡?”

    王一理有些不知所措,指着原定的路线来回示意,试图劝阻苏秉灯。

    苏秉灯知道王一理在说什么,压根不理。

    王一理这样的新鸟在苏秉灯的老油条面前,显得十分稚嫩。

    行至文市河边,苏秉灯找了一个风景最好的地方,坐了下来。

    “同属临安城,隔了一条河,却是两片天地。”

    苏秉灯指了指对面的御街,略显惆怅。

    “是啊,河对
新书推荐: 快穿:她虽蠢,却有致命吸引力 港片:从洪兴开始,B哥你咋跪了 我在鹰酱当杀手 三哥与凤姐的浪漫爱情故事 重生之菜鸡也不想当咸鱼 永恒之爱之圣界慈光 全家穿越星际除了我都混成编制 现代都市修真者 诸天:我是好人,别胡说 我本烂泥,做不得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