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高氏始祖名高翔,祖籍江西吉安府芦陵县井岗乡,随诸葛亮征南中入云南,随后定居并渐成大姓豪门。至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因夷帅势力强盛,破坏郡县,奴役黎民,社会动荡,迫使高氏家族迁至洱海周围及附近地区,开始大量繁衍,传至第28世高方时,正是南诏末期。公元973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杨干贞。时任鄯据守高方借乌蛮37部兵马助之,使段思平得国称帝,国号大理。封高氏为岳侯,其领地遍及云南大部地区。
</p>
</p>
宋嘉佑八年(1063年),姚州杨允贡叛乱,被岳侯高智升平定,思廉封他为德侯,赐给白崖、禾匈两地,又晋封缮阐(昆明)侯,子孙世袭。思廉禅位为僧,子廉义立。
</p>
</p>
廉义在熙宁九年(1076年),派使者入贡宋朝廷,献贡金装碧玫山、毡、剡、刀剑、犀皮甲、鞍辔。后四年廉义被杨义贞杀死,高升泰起兵杀杨义贞,立廉义侄素辉,以智升为布燮,子高升素为缮阐侯。素辉因高氏势逼避位为僧,高氏立思廉孙段正明,高升泰为相,弟高升祥为缮阐侯。正明禅位为僧,高升泰于宋绍圣元年正位,建国号‘中国”。升泰既平杨义贞,为清平官兼九爽威力越重,至登王位,在位二年后病重,死前鉴于前代郑、赵、杨三家不能长久.遗嘱子泰明还位于段氏。升泰死,高泰明立段正明弟正淳(段正淳,汗),泰明自己为相。段氏复兴,始封高氏世为相国,一切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之为“高国主”,段氏仅拥虚位而已,不时出现避位为僧之举。高氏为相国位显权重,将其子分封于国下各府主政其事并世守其地。
</p>
</p>
段氏复兴(大理国又称后理国),政令都出自高氏,人称高国主,段氏徒拥虚位。缅甸、波斯、昆仑等国进贡,先见高国主,然后朝王,高氏为久远计,大封子弟于永昌、昆明、建昌、鹤庆、楚雄等重要地方,使权力集中在高氏家族。宋崇宁二年,大理派遣高泰连奉表朝贡宋帝,求取经典书籍,得到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部。一年后正淳禅位为僧,子正严立。
</p>
</p>
段正严,又名和誉(貌似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勤理政事,即位时各方入贡,而三年后,东方三十七部反,相国高泰明用兵平定。政和五年(1115年),缅甸朝贡金花犀象,政和六年大理派遣李紫球、杨苛样,李伯样向宋朝廷贡马三百匹,麝香、牛黄、细毡、碧玫山等物,宋封段正严为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往国大理国王,大理与宋朝的联系增多。
</p>
</p>
大理国时期,洱海地区为大理国执政中心,鄯阐(今昆明)为东都,由高智升两个儿子分别驻守,至其子高升泰即帝位又还位于段氏后,所生三子除长子高泰明及子孙在大理世为国相外,次子高泰惠及后世在大理以北地区任职,三子高泰运于大理以西任职。高泰明后又生三子,长子高明顺为相国,次子高明亮封于威楚(今楚雄),封三子高明清为姚安演习,自高明清之后,高氏家族驻守姚安二十余世,历经了无数朝代更迭和杀戮动乱的腥风血雨。
</p>
</p>
公元1119年,高明清在率部与攻陷昆明的乌蛮37部激战中殉国。
</p>
</p>
公元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逃回姚安被捉,后押送回大理被斩于五华楼。其后元世祖嘉其忠义,命其子高均锦、高均常世袭姚府同知。文宗天历年间,39世高武德入觐朝廷,文宗皇帝嘉其世代忠孝,自远述职,赐衣尚方,赐安辔、尚乘橱币,彩缎、命升姚州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这是姚安历史上行政级别最高的时期,高均明任总管,并授武德将军,直属云南行省。以后其子孙承袭此职。明末满清入滇,时任南明永历小朝廷之太仆寺正卿的高(具体名字不清)带着夫人木氏和儿子高奣映随永历帝朱由榔撤退缅甸,至腾越时清军已平定姚安,清廷授高氏亲属子弟以世职,故追留之,但高决意忠于明朝,不做清朝的官,遂以印授交子高奣映,自入鸡足山大觉寺从无住禅师为僧。高奣映顺应朝代变化,献土归城,谨奉朝命、惟新世业,屡建战功,清王朝曾授为参政。
</p>
</p>
此后直至54世高厚德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即改土官制为流官制),被劾迁移江南。自此,沿袭了26世,历经700余年的高氏世职方告终结。高氏家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