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官居一品 > 第八节 沈家大院 (中)

第八节 沈家大院 (中)

    那四少爷突然觉着,这个比自己小上三四岁的少年,实在是个妙人儿。

    捏着腮帮子想了一会儿,他小声道:“要不你给七姑娘道个歉,这事儿私了得了。”

    沈默还没说什么,那一直支着耳朵听的七姑娘先不干了,尖声道:“不行!他把我害成这样,可不能就这样算了。”

    四少爷也觉着那么多人都看到了,不了了之的话会惹人闲话,说不定还把自己惹上一身骚。想到这,他朝沈默挤挤眼道:“放心吧,只要不是你的错,本公子会帮你说话的。”

    “四叔……”七姑娘委屈的撅着嘴道。

    四少爷看看廊外的天空,干笑一声道:“今天这天,真清爽啊。”便低头走到前面,不再与说话。

    穿过几道拱门,一行人到了位于三进的‘中和堂’外,四公子让他们在门外候着,自个先进去通报去了。

    这大厅显然是府中极重要的场所,一溜朝南的十二扇厅门上,镂空雕刻着‘春夏秋冬’、‘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人物造型古朴,雕工精细入微,让沈默险些拔不下眼来。

    过一会儿,那四公子出来道:“大老爷叫你们进去。”

    汉子便将七姑娘从大车上扶下来,搀着她走到厅门口。便撒开手,由她自己一瘸一拐的走进去,自个不再往里踏进一步。

    见沈默有些好奇,四公子伏在他耳边轻声道:“入赘的,上不得台面。”说着又好心嘱咐道:“大老爷很厉害,你可要小心。”

    沈默朝他笑笑道:“谢少爷指点。”整一整洗得发白的衣衫,便昂首走了进去。

    一进门,便看到花厅的正上方悬着块檀木匾额,上书‘中和位育’四个古拙有力的大字。匾额下的墙壁装修典雅,浮刻着行书写的朱子家训。两旁对联为‘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八个镏金楷书。

    一张八仙桌立在对联与家训之前,桌上端正供着孔圣人的神位。桌边右首坐着个头乌纱东坡巾,身穿袖子类似道袍的褐色氅衣,三缕长须,面目清雅的中年人。

    七姑娘便跪在他的面前,正在向他哭诉。

    ~~~~~~~~~~~~~~~~~~~~~~~~~~~~~~~~~~~~~~~~~~

    这中年人便是沈府的主人,沈大老爷。按说他不该理这些琐事的,无奈为了严家规、正门风,从他祖父开始,就将宗族内的打架斗殴,视作有辱斯文、辱没门风的行为,予以严令禁止。一经发现便由家主亲自处理,只要查实就会将其驱逐出门,十分的严苛。

    这种权利若是假由他人之手,沈家台门里还不得乱了套?是以尽管颇为不耐,他却仍要按下性子来,将冲突的来龙去脉问个清楚。

    他正被那说话颠三倒四、还一口永昌土话的‘七姑娘’搞得头晕脑胀,便见个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后生从门外进来。他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身上的衣衫虽然缀了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让人越看越清爽。

    更可贵的是,这孩子行步端庄,举止有度,一看就是知书达理之人,必为书香门第出身。

    再比较那跪在地上、蠢胖如猪的七姑娘,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白雪一个泥巴呀。不知不觉中,大老爷便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心里先偏向于这后生了。

    沈默进来后,一撩袍子的下襟,朝桌上供着的孔圣人像恭敬行礼。这举动又让沈老爷好感顿增。给孔夫子行完礼,沈默又朝向沈老爷,朗声道:“童生沈默,见过沈大老爷。”

    沈老爷赶紧呵呵笑道:“快快请起,不必拘礼。”这并不是沈老爷平易近人,舍不得沈默下跪……在这个年代,跪礼是区分上下尊卑,树立上级威严的必备礼节,特别是在沈家这样的大家族里,那更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他之所以不受沈默这一拜,关键在于沈默口中的‘童生’这两个字。童生是什么?不是说自己年纪小,请多关照之类的,而是表明一种身份……参加过县试、府试、院试,却没有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不论是黄发垂髫,还是白发苍苍,都叫童生。

    这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童生’便是失败者、倒霉蛋的代名词,社会地位比乞丐好不到哪去似的。但实际上,只要能参加科试,就代表着童生们身世清白,三代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并接受过正规教育,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

    在大明朝的士农工商之中,‘士’是受到十分尊敬和优待的,属于治人阶层。虽然‘童生’只是这个阶层的最底层,其生活处境很可能连农民都不如,却不妨碍其高人一等的政治地位。

    这不难理解……虽然人家现在潦倒,谁知道下一科会不会咸鱼翻生跃龙门?所以大家都很默契的把握分寸,也好日后相见。久而久之,对童生便形成一种规矩,除了正式场合之外,能免跪就免跪了。

    沈默在去岁应过童生试,却因为母亲重病,而不得不中途放弃……这并
新书推荐: 从律者开始的悠闲生活 主角光环不存在的 轨迹之上 天灾年,小娘子有亿万物资建桃源 混迹在狐妖世界的华山浪子 平妖九年我做了天下第一 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 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 新婚夜:娘子,吃碗泡面充充饥吧 妙法莲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