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

    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在华农图书馆泡了大半个月以后,苏亦的文章《从华南发现的考古材料试论中国稻作的起源》终于完成初稿了。

    整篇文章,除了借鉴丁颖教授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的格式外,也做了大量的创新。

    丁颖教授是“中国稻作学之父”,他的文章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文献。

    苏亦也不能怂,他的文章文献部分引用也不能少。

    他会日文、英文、又懂古文字,不展示这方面的才华,那不是白学了?

    因此,他特意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去论证“稻”是如何从向全世界传播的。

    他把稻谷的语言系统分为中国、印度、南洋三大系统。

    首先论述,稻从中国向曰本的证据。

    比如,日语的“ko”即“谷米”的对音,“ho”即“禾”的对音。我们南方口音就称“稻”为“谷”或“禾”。

    至于“稻”从印度西传也可以论证,比如印度的泰米尔语称稻为arishi,后经阿拉伯人演化成arruzz或uruzz,而希腊人又根据阿拉伯语翻译成aruza,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引进水稻,西班牙语称为arroz,从此欧洲人对稻的称呼就变成意大利语rize、rizo;德语is;法语riz;英语re;俄语。

    至于南阳语言系统,也差不多,稻发音为padi,米为bras,这属于马来——波利尼亚语系,可能是马来人于史前时期迁徙到印尼的时候传入的。

    甚至,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对15个以ir命名的品种进行溯源,结果发现全部品种都有印尼品种cina,这一语音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跟“china”的谐音几乎是一致的。

    然后他又开始引用唐兰、于省吾两位先生对于甲骨文“稻”的考释。

    其实甲骨文里面并没有稻字,到了金文才正式有“稻”字,南方人也习惯称稻为“谷”,各种文献考证都称为“谷”,这个原始母语“谷”的语音下限不迟于七千年。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梵语的词汇去论证印度各民族对稻的发音问题。

    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们彼此之间没啥演变继承关系,不成体系。

    这个时候,苏亦的半吊子梵语基础也开始派上用场了。

    综合上面的结论,很容易就得出中国稻作并非从印度传入的。

    不然,稻作真的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话,也会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一样,带进来许多印度的外来词汇。

    诸如“浮屠”、“菩萨”、“舍利”此类的词汇。

    从历史语言方面论证,苏亦很容易就得出汉语“谷”的语音早于印度,说稻作从印度传入中国完全就是谬论。

    他这个部分,写的很嗨。

    几乎把他此前所学,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

    要不是文章篇幅有限,他都快刹不住车了。

    要论对曰本以及印度的熟悉,他并不比国内考古界的其他学者差多少。

    为了学佛教考古,一直在专攻日语跟梵语,好不容易写文章,碰到丁颖教授论证的稻作命名“曰本型”以及“印度型”,他不写点东西,都对不起自己的一生所学了。

    实际上,有了丁颖教授的在稻作命名上的抗争,以及一系列出土谷物的发现,稻谷是从曰本传入中国的结论,早就被推翻了。

    曰本学者,也都接受了这个认知。

    甚至,部分曰本学者,这些年来,利用酯酶同功酶的电泳分析,整理亚洲水稻品种的电泳同工酶谱,认为亚洲的中国西南、泰缅、印度东北是稻种的变异中心,由此扩散传播。

    而曰本的水稻就是经过长江过海传播过去的。

    所以打脸小曰本的事情,老一辈学者已经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做得够好了。

    苏亦锦上添花即可。

    不过多赘述。

    他所以写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致敬丁颖教授的学说观点,并不是核心内容。

    考古发现,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核心所在。

    其实,真要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华南地区,差不多就是民国时期的“华南六省”,其中就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台湾”。

    非要较真的话,79年之前,这些个地方的考古发现,其实没有办法支撑起稻作起源“华南说”这个说法的。

    至少两广地区的珠江流域、两江流域,发现的稻作遗存并不多。

    
新书推荐: 穿越逃荒淘到白月光 皇叔求放过,九皇子是女儿身 阴铁的穿越之旅 快穿:我,女配,小绿茶 绑定三界闪送系统后我暴富了 游戏大亨:帝国崛起 门的背面 摄政王的侍郎大人 全民求生:从荒岛开始 重生地球变成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