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的菜有些是做好了端过来,有些是厨师就在餐桌旁边现场做。
作为招牌的酥不腻烤鸭,自然是后者。
穿着一身白色厨师服的大厨正拿着特制的刀在烤鸭上一片一片的削下来,然后放在白色的大圆盘里。 烤鸭不算大,毕竟只是22天的小雏鸭,幼小好似乳鸽,而且烤鸭是要连皮带肉的,能做的部位并不多。
大厨用拉条刀法在四到五分钟之内片完,手势干净利落最后落到盘子里的大概十几二十片。 三个人算是足够了,这玩意儿就前几口惊艳,越后面越感到腻。
“您几位趁热品尝!”
大厨热情地说完,连同厨台一同离开,给足客人私人空间。
“烤鸭一定要趁热吃,不管是哪家的,只要凉了都一样难吃!”林悦心一边吃着一边提醒道。
陈灏愣了愣,打量一番烤鸭后,先是按照传统的吃法尝了一个。
吃烤鸭最重要的事佐料儿,传统的吃法有三种:
1、甜面酱加葱条,可配黄瓜条,萝卜条等;
2、蒜泥加酱油,也可配萝卜条等。蒜泥可以解油腻,烤鸭蘸着蒜泥吃,在鲜香之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
3、白糖,烤鸭蘸着白糖吃,更适合女士和儿童。
毕竟是高端餐厅,加上是北京,连荷叶饼也比陈灏在成都见过的正宗多。
他的吃法是荷叶饼卷着烤鸭肉、黄瓜条等,然后蘸甜面酱吃。
入嘴的瞬间。能感觉到烤鸭的外皮很酥脆,肉质细嫩,完爆之前吃过的所有北京烤鸭!
这才叫一个正宗!
陈灏称赞道:“味道确实不错,不愧是北京烤鸭!”
倒是顾南溪没有选择传统吃法,而是选择奶油生菜包烤鸭。
(奶油生菜是生菜的一个品种)
烤鸭品牌太多了,现在是相当的卷,为了提升竞争力,许多餐厅都会弄些创新吃法,诸如加鱼子酱、或者奶油生菜代替荷叶饼,这种都获得了不少食客的认可。
至于跳跳糖代替白糖……emmm,是属于小众的一种,能接受的群体是极少数。
陈灏好奇问道:“这种吃法怎么样?”
顾南溪想了想,摇头道:“一般般吧。”
“那我也尝尝。”
陈灏将一片烤鸭卷在奶油生菜中,蘸了点甜面酱,在口腔咀嚼的瞬间,他眉头不禁皱起。
或许是过于新鲜了,这几个指甲盖大的生菜都带着点水,吃起来湿湿凉凉的,烤鸭肉的口感都被影响到了。
“不喜欢,还是热乎的荷叶饼合适……”陈灏撇撇嘴道。
“那肯定的呀,”林悦心嘿嘿笑道:“北京这么多大厨对烤鸭的创新研究了好多年,能被大众接受的创新菜也就鱼子酱烤鸭一个。”
“鱼子酱烤鸭……”
被林悦心这一提醒,陈灏眉心一动,好奇心达到了顶峰,鱼子酱+北京烤鸭,那究竟是一个什么味道?
这时候,林悦心忽然道:“陈灏哥,南溪姐,你们知道大董的烤鸭为什么叫酥不腻烤鸭吗?”
陈灏猜测道:“酥而不腻的原因?”
名字都叫酥不腻烤鸭了,很明显的道理。
但陈灏的想法是错误的,林悦心否决道:“是酥而不腻,但这没说到重点,重点是鸭子!”
“鸭子?”
不光是陈灏,连顾南溪都听懵逼了。
烤鸭用的鸭子还能影响到“酥”和“腻”?
“提到这个又得提及全聚德了。”
林悦心缓缓阐述两家的恩怨:“北京烤鸭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不夸张的说,除了便宜坊的焖炉烤鸭,全北京至今能拿得出手的门店师傅,大半出自全聚德。”
“大董是其一,但大董更厉害的是,大厨不光出自全聚德还是被全聚德一众师傅讨伐,是欺师灭祖的逆子。”
陈灏这越听越有劲,筷子都不动了,专心听林悦心讲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得提提咱国民日益富足的生活了。烤鸭之所以当年在北京如此火爆,就是因为那些年老百姓油水不足,一只鸭子能解决一家子油水补足的功效,所以当下大多数人会嫌弃传统烤鸭太油太腻的口感。”
“大董的烤鸭师傅就想着能不能把传统烤鸭选择的肥鸭做个改良,择取了更小更瘦的鸭胚,也就是现在的22天小雏鸭。”
“技术不变,但成品不再有那么重的油腻感。并且大董给起了个一听就不油的名字【酥不腻】。”
最后,林悦心也不得不称赞道:“说实话,我觉得大董的烤鸭的确更符合现代人的口感,这也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改变。”
“还有这一层历史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