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定位上方防御炮的坐标,他们的炮击间隔大约是30秒!”一位海盗舰长在频道中大喊
同时一艘造型怪异的舰船,迅速释放出6颗卫星探针,朝防御炮的大致方向极速飞去。
众位海盗们会意,集体调转船头,顶着四面八方的炮火,朝星门正上方的防御炮阵地大致方向加速。
海盗们已经分析出了伤害的主要来源,正是这些遍布四周的防御炮无差别攻击。
至于那些飞来飞去的战舰,除了个别舰只威胁比较大之外,大部分要么是打空,要么还能靠护盾勉强扛住。
就在扫描探针定位到星门防御炮阵地坐标的一瞬间,所有还在星门附近的海盗战舰,一同进入跃迁通道,跳跃至狙击炮阵地10公里附近。
落地后这些海盗船朝各个方向,围绕着狙击炮做高速环绕机动。
海盗指挥官的策略生效,星门炮停止了射击。
一方面,这些飞船离得太近,环绕星门炮的角速度,超过了炮台的转速,让这座被贴近身的狙击炮阵地,没办法瞄准目标。
另一方面,远处的狙击炮也停止了开火,海盗舰队离己方的炮台阵地太近了,若是强行开火,炮弹的爆炸范围会波及到自己人。
“它们果然也会跃迁技术”夏月接收到许晴传回来的战场信息,几乎毫不思索就得出了正确结论
许晴的扫描船跃迁至战场上方1000公里处,俯瞰着整个战场的信息。
这艘船不大,但灵活隐蔽、不易被火炮锁定。搭载极为完备的电子设备,能标注每一艘舰船的具体位置,甚至能分析出敌我舰船的受损情况。堪称战场指挥官的眼睛。
短短几轮炮击,星门上方的狙击炮阵地就损失严重,12门巨炮被打掉了3门。
还好弹药舱的备弹具备引信保险,没有殉爆。
有许多颗紧急逃生舱,在炮塔控制建筑装甲被摧毁的同时,一口气朝地球方向弹射5公里远,然后迅速进入跃迁状态,撤回星城。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星城的逃生舱都配备了紧凑型跃迁引擎。
让质量轻微的逃生舱,能在紧急情况下,自行返回基地,而不再需要其他舰船的打捞。
喘了一口气的星际海盗们大喜:“原来他们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也许是我们的攻击方式不对”
一时间,不光是脉冲激光炮,各种攻击手段都冒了出来,动能冲击炮弹、电磁炸弹、热能炸弹等等全往狙击阵地上招呼。
这一轮攻击卓有成效,瞬间又摧毁了两座四联装巨炮
可是它们的战果到此为止了,侍女舰队的主力战斗小队,早已进入跃迁通道,朝星门上方的狙击炮阵地极速驰援。
她们一落地,马上火力全开轰击海盗战舰。
夏月敏锐的观察到,外星飞船好像具备某种机制,它们在装甲外还有一层护盾,如果不进行持续攻击,护盾的防御能力会慢慢恢复。
而它们的装甲,被打掉多少就是多少,没看见有自我修复的迹象。
针对这一特性,夏月马上更改自由射击的指令,让突击舰小队,集中火力攻击同一个目标。在外星飞船的护盾恢复之前,彻底消灭它们。
突击舰的尺寸大小在200米至300的范围内,和巡洋舰差不多。这种飞船的专注于火力和防护能力,速度也比战列舰快很多,被定义为近战肉搏型船只。
当然,这里的近战肉搏,交战距离也是在1000米至5000米,毕竟是大炮对轰。
这60多艘突击舰加入战场,立刻让比她们大5倍的海盗战舰陷入困境。
速度没小船灵活,它们的火控雷达很难锁定这群突击舰。
就算偶尔被炮弹击中,好像仅仅只能改变对方的飞行轨迹,并不能造成实质性伤害。
而突击侍女小队则越战越勇,她们像是母狮群一样,相互配合默契,一个接着一个的撕咬着猎物。
虽然她们的舰载武器伤害微弱,但数量堆起来,破坏力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她们的身后,一艘艘战列舰陆续落地。
这些重型战舰其实是和突击舰队一同跃迁,但由于质量大、跃迁速度慢,比第一批突击舰小队慢上个几秒钟的时间。
这些才是侍女舰队的主力,战列舰的尺寸普遍在1500米上下,最短的也有900米。炮管更粗、装甲也更厚。
这都是历次科技迭代的产物。那些早期研制的型号,并没有被粗暴的拆除。而是被侍女们修修改改,替换最新的科技,改造的非常有个性。
毕竟她们都把分配给自己的战舰视为心爱的座驾,长期驾驶后多少都会有些感情,不愿意轻易更换新型号。
侍女战列舰落地后,立刻对战团进行火炮支援,消灭海盗战舰的效率大增。
数量本就不剩多少的海盗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炸掉。
已经有不少海盗舰,朝太阳方向跃迁,打算逃离这个战场。
星门那边,仍然不断有海盗战舰跳入,但后面来的舰船质量,比打头阵的那一批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