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人从应天各地赶往杨家村,如此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人。
此时城内的官员豪绅士族们,一个个都在私下里讨论。
“你们听说了吗,今天城外来了很多退伍老兵。”
“刘大人你也听说了啊,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要我说啊,肯定是有人想谋反叛乱,前两年胡惟庸不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吗。”
“好家伙!这究竟是谁,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在应天谋反,不知道胡惟庸的坟头草都有三米高了吗。”
“你说错了,胡惟庸连坟都没有,骨头都被狗叼走了。”
呃!!!
这话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当时可没人敢为胡惟庸收尸。
一家茶楼内,几个要好的官员在低声讨论着,他们把声音压得很低,还一脸鬼鬼祟祟的四处张望,生怕被别人听到。
“老夫猜测,可能是最近发生的事,把某些人逼急了。”
“刘大人、你的意思是空印案吗?空印案牵扯的官员太多了,最近朝廷已经缉拿了好几百官员,株连抄家的家眷已经有几千人,现在那些牵扯此事的官员,肯定心里发慌,狗急跳墙,做出谋反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不、王大人此言差矣,空印案牵扯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侍郎而已,一个侍郎可没能力组织这么多退伍老兵。”
闻言、包厢里的几个官员顿时就沉默了,能组织起上千人的退伍老兵,绝对是位高权重,而且还是早期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
比如徐达、汤和、李文忠、傅友德、冯胜……等人。
“咕嗝!!!”
几人沉默片刻,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他们预感到此次的事态,绝对不输当初的胡惟庸案。
“如今几位国公、侯爷,都是陛下的老兄弟,对陛下忠心耿耿,不可能会谋反吧?”这时一个官员忍不住说道。
“呵呵……”另一位官员冷笑道:“有什么不敢的,诸位可别忘了,最近陛下推行的农税和商税改革,谁愿意把赚的钱交出去啊。”
“当初陛下在朝堂上颁布此事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肯定会出大事,不说别的,就拿诸位家里的田庄,商铺,每年所要交的税,就问你们心疼不心疼?”
心疼!实在是太心疼了。
以前他们的农税都不用缴纳的,因此、每家都吞并了不少田地,可自从推行农税改革以后,他们也要缴纳农税,继续吞并田地就没多少利润了。
还有商税改革,以往他们象征性的给朝廷交纳仨瓜俩枣,现在不行了,十税二,就跟割他们的肉一样。
像这样讨论的的情况,发生在应天城各个地方,大家都是暗地里讨论,更没有谁去上报朱元璋。
因为税务改革,他们也失去了很大的利益,既然有人闹事,他们当然乐于看到。
如果谋反的人成功,他们以后就不用交纳这些税钱了。
即便谋反失败,对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皇宫!东宫文华殿内,太子朱标此时正在处理政务。
“殿下、不好了,城外发生大事了。”一个小太监惊慌失措的走进文华殿。
被打断工作的太子朱标脸色一沉,他放下手中的毛笔和奏折,一脸不悦的望着小太监,若不是这个小太监是他的心腹,从小就跟着他的话,他已经让护卫拖出去砍了。
“什么不好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朱标呵斥道:“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小太监赶忙说道:“殿下、太平门郊外,有很多退伍老兵不断的汇聚,人数已经快达到一千了。”
“这是要谋反啊……”
太子朱标脸色猛的一变,上千退伍老兵汇聚京城外面,这绝对是大事 。
“你说的退伍老兵,是那些早年退伍的吗,不是军户的退伍老兵吗?”
“没错、就是那些退伍老兵。”
太子朱标抬头望着窗外低头思索起来,那些退伍老兵他是知道的,特别是应天府这一带的。
因为这些年他老丈人家一直在接济他们。
“一些伤残老兵,朝京城聚集起来干嘛?”朱标喃喃自语道。
这些退伍老兵可以说听信于常家,毕竟他们基本上都是当初常遇春军营里的兵,这些年还一直受到常家的恩惠。
当然、太子朱标首先排除常家会谋反,毕竟如今的常家没有常遇春坐镇,没那个胆量谋反。
加上他跟常家的关系,几个舅子也不可能谋反。
“难道、常家这是做给我看的?”太子朱标的脸色变的难看起来。
如果朱雄英不死,以后的太子肯定是朱雄英,可如今朱雄英已经死了,那么未来能成为太子的就有可能是朱允熥和朱允炆。
而朱允熥是常升他们的外甥,所以,太子朱标猜测,这些退伍老兵汇聚在应天城,很有可能是常家的意思。
其目的,是在向他和他爹示威,想让他爹朱元璋立朱允熥为皇嫡长孙,也就是皇长孙,接替已死的朱雄英,为了大统的继承者。
太子朱标很快又摇摇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