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宫廷金器

    殿中的香味儿被孩子们的吵闹声给冲得没影了。

    那些官员们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心里头正盘算着,该送啥贺礼给帝君才合适。

    李世民带着二十九个子女,给纪由介绍。

    “这是承乾,太子。”十六岁的太子李承乾赶忙弯腰行礼,他身上的玉佩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还没等多说几句。

    还在襁褓里的新城公主突然大哭起来,吓得乳母赶紧跪下请罪。

    李世民顺手就把小女儿接过来,轻轻晃悠着。

    三岁的晋王李治拽着他爹的衣角,吵着要蜜饯吃。

    八岁的越王李贞,正偷偷踩住他妹妹临川公主的裙角。

    大点的孩子喊李世民为父亲,小点的会讲话的抱住李世民的胳膊“阿耶”“耶耶”叫不停。

    听起来嫩生生的,可实际上都是掖庭局的教习嬷嬷反复教出来的。

    一共有十二位皇子,十七位皇女啊,二十九个孩子啊。

    这么多孩子哪会经常见到自己的父亲。

    纪由一点也不觉得阖家欢乐,全是争宠的手段,就为了权。

    八年之后,李承乾在黔州那又湿又闷的瘴气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前一年长安城正忙着给魏王李泰的《括地志》办庆功宴。

    皇帝答应让魏王李泰“开文学馆,招揽宾客”,从早到晚,铜铃的叮当声在太极宫的墙里墙外响个不停。

    后一年李承乾为保太子之位,铤而走险,预谋逼宫谋反,事败。

    李世民废其太子之位,流放黔州。

    同年十月一日,李承乾薨于黔州。

    以国公之礼葬。

    可1972年挖掘出李承乾的墓。

    墓为长斜坡土洞墓。

    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构成,水平全长 35.4米。

    其封土规模极小,地下部分也十分狭小,与宫人墓相差无几。

    这座修建于唐玄宗时期——唐朝鼎盛阶段的墓葬,竟然一件唐三彩都没有,陪葬品全是红陶。

    而且,唐墓标配的镇墓兽和将军俑也不见踪影。

    正常情况下,墓前会立有石碑,详细介绍墓主人的生平事迹,碑面往往刻满文字。

    但李承乾的墓碑上仅有两百来字,只是简单罗列了家族关系,简陋得如同新衣服上的吊牌。

    史书中记载的“葬礼甚盛”,不过是出于情面的说法而已。

    什么那些抒情解读,说什么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的那一刻,李世民或许才体会到当年父亲李渊的难处。

    还说人甚至无法共情曾经的自己。

    瞎扯!

    李世民当年因为父亲过于宠爱其他兄弟,心中愤懑不平才起兵谋反,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

    他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对李泰宠爱有加,不仅让李泰的待遇远远超过李承乾,甚至还打算让李泰入住武德殿。

    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李世民要废了李承乾,改立李泰为太子。

    说白了,这俩儿子不过是他手中的两个靶子而已。

    当时的李承乾不仅身患足疾,还每天被李世民的肱骨之臣紧紧盯着,稍有差错就被挑错。

    李世民自己通过政变上位,却要求李承乾纯孝守礼,这不是把李承乾逼进“不争必亡,争则悖德”的绝境吗?

    他刻意扶持魏王李泰制衡东宫,致使李承乾不得不玩命扩张势力。

    李承乾豢养刺客、结交武将等行为,看似谋逆,实则是权力失衡下的自保之举。

    1所谓的荒唐行为,本质上就是在权力绞杀下的应激反应。

    李世民蠢吗?

    自己的儿子是几斤几两,他心里能不清楚吗?

    李世民非常在乎名声,从他美化自己上位的过程就能看出来。

    这么好名声的帝王会传位给一个跛子吗?

    李世民仍坚持不废太子,表面上维护嫡长制,实际上是通过纵容李泰扩张势力,逼迫李承乾自我暴露问题,以此规避废长立幼的骂名。

    但李泰提出杀子传弟,这一行为暴露了他的政治幼稚。

    他居然试图用李世民最恐惧的骨肉相残模式表忠心。

    李世民会满意他?

    用魏王逼反自己的太子,最后把魏王和太子都废了。

    李世民刻意利用儿子们的才能制造可控危机。

    通过同时废黜双嫡子完成三重目标——维护嫡长制表象、洗刷玄武门之变的污名、确立绝对皇权。

    这种把继承人当作政治实验品的做法,是古代君主破解权力传承困局的残酷智慧。

    玩弄权术
新书推荐: 渣总跪地求原谅,宋小姐已另嫁他人! 隍飞扬之六魄玲珑心 小卒记 小羽狐一撒娇,凶鬼恶魔都折腰 老祖:为了人族不灭,就从了我吧 潜龙仙族:从一口枯井开始 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 穿越后,女主替原主杀了回来 黑神话,不通关就灭世?我来助你 NBA模板麦迪,拯救篮网三巨头